教师招聘
网站导航
手机APP

手机Web端浏览
1、直接输入 m.ln.zgjsks.com/
2、扫描二维码访问
网站导航
手机APP
手机Web端浏览
1、直接输入 m.ln.zgjsks.com/
2、扫描二维码访问
您现在的位置:辽宁中公教师网 > 教师招聘 > 备考资料 > 中学 >
来源:辽宁中公教师考试网作者:ln_zjl26674 时间:2021-01-13 15:31:11
“一实质”: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二理论”:结构主义、发现学习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由于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而掌握学科的结构,应该是学习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学生如果掌握了“学科基本结构”,就能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
②提倡发现学习
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当然不只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而且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三过程”: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获得了新知识以后,还要对它进行转化:我们可以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知识。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
“四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
①动机原则。在教材难易的安排上,必须考虑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太容易学会的教材,缺少成就感;太难太深难以学会,又易产生失败感;适度的调适才能维持内在的动机。
所有学生都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教师如能善于促进并调节学生的探究活动,便可激发他们的这些内在动机,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②结构原则。教师在从事知识教学时,必先配合学生的经验,将所授教材做适当组织,务必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学到知识。
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动作表象是借助动作进行学习,无需语言的帮助;图像表象是借助图像进行学习,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符号表象是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经验一旦转化为语言,逻辑推导便能进行。至于究竟选用哪一种呈现方式为好,则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题性质而定。
③程序原则。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必须针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及认知表征方式,做适当的安排,以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前后衔接,从而产生正向学习迁移。
④强化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通过反馈使儿童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使他们逐步具有自我矫正、检查和强化的能力,从而强化有效的学习。
心理学考点之认知学习理论主要人物观点对比
认知学习理论流派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的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当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时,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认知理论流派有几个代表人物,关于这几个人物,我们常常会混淆他们的理论思想,接下来我们就来对几个著名人物的观点做一下区分:
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苛勒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曾在1913年-1917年之间,通过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完型-顿悟说。
苛勒的理论思想主要有两个核心点,第一是他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也就是说学习的过程就是顿悟的过程,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的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积累或者盲目的尝试;第二是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型,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解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型”来实现的,这里说的完型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整体的意思。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托尔曼的经典实验:白鼠迷宫实验
托尔曼的学习理论基本观点:①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②学习是对“符号—完型”的认知(形成认知地图);③在外部刺激(S)与行为反应(R)之间存在中间变量(O)。主张将行为主义S—R公式改为S—O—R,O代表机体的内部变化;④潜伏学习:托尔曼认为,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
在托尔曼的理论中,学习过程就是期望学习和潜伏学习,学习结果是在脑中形成认知地图(S—O—R),然后从中寻找最优解。
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过程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阶段。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他还提倡发现学习。
4.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同化)。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是接受学习。
这四个心理学家的理论对比: